今天是2019年6月8号。时间过的真快,六年前的今天,我也坐在考场上,在试卷上奋笔疾书,用笔杆子作为武器,参加高考的战役。

我很庆幸能够在高考的战役上取得成绩,这不光是运气,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。

时至今日,我还清晰的记得,一诊考试,我的数学成绩是28分,英语成绩是18分。我的高考分数是556分,超过本科线10分,最终被一所师范类本科大学录取。

全省对口高考本科院校招生不到三百人,也就是说,我能被录取,我的成绩排名是在全省的前三百名。

高三一年的努力与奋斗,已经经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,它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。

高考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只要目标恰当,并持续努力,一切皆有可能。

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。

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,体会不到什么叫奋斗,也体会不到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,更体会不到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。

高考是最直接改变人生的一种途径。所谓十年寒窗,为的就是决战高考这一刻。

也许在高考前大家还看不出来差距,只能看到谁成绩好,谁成绩差。但高考考入一所好的大学,就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。这种资源为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,水平和眼界。大学毕业后,差距就会逐渐显现出来。好大学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比较多,而差大学选择就业的人比较多。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差大学的学生往往考不上好学校的研究生。

在校园招聘会上,企业也更倾向于录取重点大学的学生。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学历歧视,企业往往会宣称对于人才,他们是一视同仁的,但行动上却很老实。很多岗位都会有学历限制,甚至在校园招聘会上硬性规定只接受重点大学毕业生的简历。

比起我们的父辈,我们算是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。父辈那个年代,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,甚至取消了高考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,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,所以国家才进行了扩招。这也导致了现在大学生没以前的大学生值钱了,以前的大学生会分配工作,而现在却要自己找工作,而且竞争激烈,甚至出现了毕业季就业难,毕业即失业的现象。

在这种大环境下,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高等教育,本科生已经是平均线了。差一点的,至少要接受大专教育或者是本科教育,好一点的,应该接受硕士教育。否则,定会被社会淘汰,被时代遗弃。

我常常会想,如果我没考上大学,我会怎样。我以前高中的时候,因为是职高,我的目标就是学好电脑技术,去电脑店当一名装机员。有了工作经验了,自己再开一家电脑店。我想,如果我没考上大学,我会是电脑城里面的装机员,好一点说,也许会是一家电脑店的小老板。对,这就是我曾经的理想。因为我没考大学,眼界被封闭的小县城所局限,我甚至认为学电脑就等同于修电脑。我的父母也认为学电脑没有前途,因为电脑已经普及了。

后来我考上了大学,接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。大学不再像是高中一样教你如何修电脑,教你如何使用软件,而是教你计算机的原理,工作机制,教你如何写软件给别人用。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转变,我从一个只会使用电脑的人变成了一个知道如何设计程序软件的人。

我现在的工作也是跟程序设计相关。比起我的父辈,他们是靠汗水赚钱,而我是靠脑力赚钱。我不用去户外,也不用跑工地,不用流汗,在办公室吹着空调,动动手指敲打键盘就把钱赚了。并且我所在的公司端午节会发粽子,中秋节会发月饼,年底有年终奖,正常休法定假日和双休。而我的父辈,没有法定假日,没有双休,没有福利,而且待遇也很差。

也许很多人又要说读书无用论了。我常听到的一个观点就是书读得再多,还不是跟别人打工。小学文化的老板,还不是雇佣了一大群硕士生博士生。

我觉得这些人完全是说话不动脑子,且不说这种概率,而且总是拿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跟四五岁的人比。据我所知,出现这种情况微乎其微,而且多数是小公司,甚至是私人小作坊。这种老板,雇佣了比自己学历高的人就沾沾自喜,公司怎么能做大。放眼世界五百强,有几个高管是低学历呢?

也许没有参加高考,依然能获得成功。因为高考只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,却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上限。

如果你是硕士生,周围的人都在研究所,你自然不会去车间当普工。如果你是本科生,当你周围的人都在名企就职,你自然不会去当服务生端盘子。如果你是职校生,周围的人都在当技工,你也会认为自己也只能当一名技工。考上好的大学,你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,当你决定向他们看齐,你自然不会差。

高考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,希望每个人都能抓住这个机会,考出理想的成绩。